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海博原创文章——知识拓展->标准菌株的活化、保存及使用

标准菌株的活化、保存及使用

刘浩然
录入时间:2025/5/6 9:42:45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一、说明

  标准菌株是指经过严格鉴定和确认,具有明确分类地位和稳定遗传特性的微生物菌株。它们在微生物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工业生产及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标准菌株不仅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材料,也是确保实验结果可比性和可重复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标准菌株进行科学的活化、保存及使用,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质量和进展的重要环节。


二、标准菌株的活化

  标准菌株的活化是指将保存的菌株恢复到具有代谢活性和繁殖能力的状态,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活化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条件,以确保菌株的活性和纯度。

  活化标准菌株通常从冷冻或干燥保存的状态开始。首先,需要准备适宜的培养基,根据菌株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分和pH值。例如,对于细菌,常用的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LB培养基等;对于真菌,则可能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或麦芽提取物琼脂(MEA)。培养基的制备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确保无菌操作,以避免污染。

  接下来,将保存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对于冷冻保存的菌株,首先需要迅速解冻,通常采用37℃水浴进行快速解冻,以减少对菌株的损伤。解冻后,用无菌接种环取少量菌液,划线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或直接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对于干燥保存的菌株,通常需要先用无菌水或适宜的缓冲液进行溶解,然后再接种。

  接种后,将培养基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气体条件下进行培养。不同菌株的培养条件各异,需根据菌株的特性进行调节。例如,大多数细菌在37℃下培养,而某些嗜热菌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真菌则通常在25℃-30℃下培养。培养时间也因菌株而异,通常需要24 h-48 h,直至菌落明显可见。

  在活化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来微生物的污染。所有操作应在无菌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使用的器具和培养基需经过严格灭菌。此外,活化后的菌株需进行纯度和活性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生化反应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总之,标准菌株的活化是微生物实验的基础步骤,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严格的操作和适宜的条件,可以确保菌株的活性和纯度,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


三、标准菌株的保存

  标准菌株的保存是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步骤。保存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菌株的存活率、遗传稳定性以及后续实验的可靠性。常用的保存方法包括冷冻保存、干燥保存和液氮保存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冷冻保存是最常用的菌株保存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低温减缓菌株的代谢活动,从而延长其存活时间。冷冻保存通常使用-80℃超低温冰箱或液氮(-196℃)进行。在冷冻保存前,菌株需与保护剂(如甘油或二甲基亚砜)混合,以减少冰晶形成对细胞结构的损伤。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菌液与保护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分装至无菌冻存管中,标记清楚后,先置于-20℃预冷,再转移至-80℃或液氮中长期保存。冷冻保存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株。

  干燥保存是另一种常用的菌株保存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对冷冻敏感的菌株。干燥保存通过去除菌株中的水分,使其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延长保存时间。常见的干燥保存方法包括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冻干)。真空干燥是将菌液涂布在无菌滤纸或硅胶上,置于真空环境中干燥。冷冻干燥则是将菌液快速冷冻后,在真空条件下升华去除水分,最终得到干燥的菌粉。干燥保存的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稳定性高,且便于运输和储存。然而,冷冻干燥设备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液氮保存是保存菌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用于长期保存和珍贵菌株。液氮保存的温度极低(-196℃),可以几乎完全停止菌株的代谢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其遗传稳定性。液氮保存的操作步骤与冷冻保存类似,但需使用专门的液氮罐和冻存架。液氮保存的优点是保存效果极佳,适用于几乎所有微生物菌株,但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且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液氮的安全使用。

  在选择保存方法时,需综合考虑菌株的特性、保存时间、设备条件和经济成本等因素。例如,对于需要长期保存且对冷冻敏感的菌株,冷冻干燥可能是最佳选择;而对于常规实验室菌株,-80℃冷冻保存则更为经济实用。无论选择哪种保存方法,都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定期检查保存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和标记,以确保菌株的长期稳定性和可用性。

  总之,标准菌株的保存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保存方法,可以确保菌株的长期稳定性和遗传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


四、标准菌株的使用

  标准菌株在科研和工业中的应用广泛且多样,其正确使用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在科研领域,标准菌株常用于基础研究、药物开发、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例如,在基础研究中,标准菌株用于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遗传机制和代谢途径;在药物开发中,标准菌株用于筛选抗生素、评估药物效力和毒性;在环境监测中,标准菌株用于检测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标准菌株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

  在工业领域,标准菌株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发酵、生物燃料和生物修复等方面。例如,在生物制药中,标准菌株用于生产疫苗、酶制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发酵中,标准菌株用于生产酸奶、啤酒、酱油等发酵食品;在生物燃料中,标准菌株用于生产乙醇、丁醇等生物燃料;在生物修复中,标准菌株用于降解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在使用标准菌株时,需特别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护。首先,应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污染。使用前需对菌株进行活化和纯度检测,确保其活性和纯度符合实验要求。其次,需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菌株和培养基,确保实验条件的适宜性。在实验过程中,需定期观察和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和实验现象,及时调整实验条件。

  安全防护是使用标准菌株的重要环节。实验人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菌株和培养基。实验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或无菌工作台中进行,避免菌株扩散和污染环境。实验结束后,需对实验器材和废弃物进行严格消毒和处理,防止菌株泄漏和传播。

  总之,标准菌株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护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实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标准菌株在科研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发展。


五、结论

  通过严格的活化操作、适宜的保存方法和规范的使用流程,可以确保标准菌株的长期稳定性和遗传特性,为科研和工业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材料。未来,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标准菌株的管理和应用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为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六、注意事项

  1. 标准菌株的活化、保存及使用可参考视频“标准菌株的活化、保存及使用

  2.不同菌株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平板活化,可参阅文章“常见菌株的复苏与活化方法

  3.我公司现有几十种常用冻干菌株可购买,可参阅海博网站


注: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培养基高压灭菌后浑浊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2025版GB4789.30单增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主要变化解读 2025版GB4789.38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标准更新解读
2025版GB4789.3大肠菌群检验标准更新解读 标准Ⅰ号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琼脂培养基C(EP)标准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GB 4789.40克罗诺杆菌检验新旧标准对比详解
GB 4789.1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采样和检样处理 新旧标准对比详解 GB 5009.89新旧标准对比详解
GB4789.4-2024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新版标准更改详解 GB4789.28-2024培养基与试剂的质量要求新版标准更改详情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