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生物战剂是指能在人员或动植物机体内繁殖并引起大规模疾病的微生物。生物战剂可分为致死剂、失能剂、接触剂(在接触过程中传染)和非接触剂,应用生物武器来达到其军事目的的作战称为生物战。众所周知,生物战剂中最重要的就是细菌,正因为如此,生物战旧称细菌战,生物武器旧称细菌武器,其实在很早以前,生物战确实是以细菌为主要或唯一的战剂,到现今作为现代生物战剂的病原体微生物及毒素受到公认的已有6大类,共有大约20?30种,分为细菌类、病毒类、立克次氏体类、衣原体类、真菌类,毒素类。
作用
生物战剂通常以液态或干粉制剂的状态使用,施效方法以生物战剂气溶胶污染近地面的空气层,随风传播;也可以通过带菌昆虫如蝇、虱等病媒传播。有极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黏膜侵入机体,经一定的潜伏期后,使人、畜受染发病。受染面积广,危害作用持久,能对人畜造成长期危害。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可能在人口密集区蔓延,形成疫病流行,但生物战剂受自然条件(日光、风雨、气温等)影响较大,在使用上受到某种限制。
施放工具有气溶胶发生器、布洒器及火炮、火箭、导弹和飞机等发射(投掷)的各种生物弹药和装置。
生物战剂的防护器材与化学战剂相同,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疫等措施可大大减小其危害。
生物战剂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
旧称细菌战剂。生物战剂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因素。致病微生物一旦进入机体(人、牲畜等)便能大量繁殖,导致破坏机体功能、发病甚至死亡。它还能大面积毁坏植物和农作物等。
生物战剂的种类很多,据国外文献报道,可以作为生物战剂的致命微生物约有160种之多,但就具有引起疾病能力和传染能力的来说就为数不算很多。
传播途径
施放生物气溶胶,将携带有细菌或病毒的生物战剂喷撒到空中后,会形成很细微的颗粒,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随风飘荡。这种微粒与空气的混合体,叫做生物气溶胶,它的颗粒很小,约为0.5微米~5微米,肉眼很难看见。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三个主要途径:
1.从呼吸道吸入:绝大多数生物战剂可通过气溶胶方式经呼吸道吸入体内;
2.从消化道食入:人畜食入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和食物,生物战剂随之从消化道侵入机体;
3.从皮肤、黏膜进入:生物战剂可直接经皮肤伤口及眼、鼻等处的黏膜进入体内,还可因带原昆虫咬伤皮肤而进入体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