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
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无生命的物质,统称为细胞后含物。细胞后含物种类很多,有些在医疗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植物可供药用的主要因素,有些是具有营养价值的贮藏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有些是细胞的废物。它们的性质或形态是中草药鉴定的主要依据。这里仅就那些成形的贮藏物和废物,包括淀粉粒、菊糖、糊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体介绍如下。至于那些以溶质状态分布在细胞液中的后含物,如生物碱、甙、鞣质……等,它们的性质、理化鉴别见第三章中草药的化学成分。
植物细胞后含物通常指贮藏物质和代谢产物,种类很多,包括糖类(淀粉粒)、蛋白质(糊粉粒或蛋白体)、脂质(脂肪与油)、在液泡中的盐类的晶体、某些有机化合物等。
淀粉是高等植物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的一种丰富的糖类。在光合作用时,在叶绿体中合成看淀粉;后来它被水解成糖类,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再在那些部位由造粉体重新合成淀粉。
贮藏的蛋白质呈固体状态,是无生命的,胜利活性稳定,没有积极的代谢意义,与原生质体中呈胶体状态的有生命的蛋白质在性质上不同。
脂肪和油类广泛分布在植物细胞内,它们的化学结构十分相似。在常温下,固体的称为脂肪,液体的称为油类。细胞壁和壁内的蜡质、角质和木栓质也都是脂肪性物质。脂质物质常储存在胚、胚乳、子叶、花粉及一些贮藏器官中,它们成小滴分布在细胞质里。脂质含热量高,是最经济的营养贮藏形式。
在许多植物细胞中,无机盐形成各种结晶,其中大多数是草酸钙结晶。一般认为,结晶是由细胞代谢废物沉积而成的。草酸钙形成结晶后,称为不溶于水的物质,对原生质体没有毒害。 |